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本和源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底蕴是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方向。在我国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到来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鹤壁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虚拟教研室,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知习俗 探年味 迎蛇年”主题,联手我市中小学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吸引力,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春节前夕,马克思主义学院向学校“青马班”学员发出以照片、视频、调研报告等形式记录家乡的传统年俗文化的号召,让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征集活动共收集到50余件学生作品,经过严格评审,选出了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35名。
2月27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利红等学院教师组织“青马班”优秀选手带着他们的获奖作品,深入鹤壁市致诚小学思政课堂,宣讲展示家乡传统年俗文化,学员们带来的湖南常德、云南普洱等地的年俗传统文化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青马班”优秀学员还通过与小学生们共同观看浚县古庙会社火表演视频、动手剪剪纸等,一起感受传统年俗文化的魅力,在孩子们中间刮起了一股体验各地传统年俗文化的“小旋风”。“青马班”学员们纷纷表示,在参赛及课堂展示过程中,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节点,联合我市中小学校,持续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思政课系列活动,坚持大思政育人方向,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向深、向实发展,努力打造我校思政课特色育人项目品牌。

(供稿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人:韩晓旭 审核:王勇强 编辑:郭歌 责任编辑:谭平)